【城市微更新的紋理編織】
感謝陳宗煌建築師以城市微更新為例,探討其背後的架構,以及如何編織城市的紋理,創造一個更具可持續性和人性化的城市環境。
分享中提到「正向的外部空間設計」是城市微更新的一個關鍵元素。
這意味著不僅要注重建築物本身,還要關注周圍的留白空間。
在舊環境建築中,選擇適當的建築材料,使建築與周圍和諧共處。
同時,現代化的動線設計和新舊層次的可讀性也是重要考慮因素。
再來是將「透明性理論」放入建築形式的推演,這一理論源於立體派繪畫,
像是從結構系統選型來看,例如:圬工結構、板塊結構、框架結構和空間的關係能清晰表達,就能呈現透明性理論的概念。
陳宗煌建築師從2013建築設計解題思路中,帶大家思考局部新陳代謝,以讓建築有機地成長,
同時打造公共和私人領域的鄰里空間,促進社區凝聚。
外部空間配置策略應從公共到私領域的層級來考慮,包括街道、綠化、基地廣場、半戶外空間、紀念館和住宅等元素的循序漸進配置。
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城市微更新的挑戰,並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。
最後也提供一些訣竅,外部空間採用內部空間的5-10倍左右,外部模數可以採用一行程為20-25米的模數。作為考試時可以參考的比例,希望大家考試時能派上用場!
期待看到大家在建築領域中的更多精彩表現,K圖會陪伴各位一起共同進步。
K圖會報名 @k-arch
#K圖會
#8月13日2023年
#感謝陳宗煌建築師專業分享
#超過百位建築師輔佐
#建築師
#建築設計
#敷地計畫